2006年以前,在北美市場,全尺寸SUV一直被美系、日系霸占。而德系品牌里,奔馳M級被定位為中大型SUV。作為汽車發(fā)明者,梅賽德斯-奔馳,當(dāng)然不會放下這一市場。于是,在2006年推出了 一代奔馳GL級車型。從此,奔馳有了能和林肯 航員、路虎攬勝、雷克薩斯LX直接較量的砝碼。
2012年,奔馳GL迎來了第二代車型,也就是我們近年來 熟知的一代,進一步奠定了豪華全尺寸SUV在國人心中的形象。2016年,GL被正式更名為GLS,“S”后綴 級形象更加深入人心。
但很少有人知道,其實早在mini還是小寫字母的時候,JCW就已經(jīng)開始與mini結(jié)緣了。而今天,我們其實不想聊MINI這個車型,而是去看看JCW是如何跟MINI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。故事開始之前,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JCW這三個字母的意思。JCW的全稱應(yīng)該為“JOHNCOOPERWORKS”,是寶馬旗下MINI品牌專門研車型的部門。不同于寶馬Mpower部門的是,MINIJCW車型直到2013年才進入中國市場。雖然在2011年MINI曾嘗試過將MINIJCW正式引入中國,由于中國市場偏愛于自動擋車型,可當(dāng)時MINIJCW并沒有自動擋的版本,所以就沒有正式在中國銷售,只是出現(xiàn)在了“MINI中國任務(wù)”當(dāng)中。但隨著豐田86、斯巴魯BRZ和福特福克斯ST等手動擋鋼炮車型的引入,讓MINI徹底按捺不住了,在2013年正式引入MINIJCW車型,由此一來才讓MINI在華的車型完整。
相比采埃孚9AT,通用9AT的齒比范圍明顯要小一些,但減速擋相鄰擋位的齒比落差也同樣遠(yuǎn)遠(yuǎn)小于前者。這樣的設(shè)定既有助于抑制抵擋位切換時的頓挫,也有助于發(fā)動機連續(xù)暢順的發(fā)力;而其0.62的 小齒比,配合2.0T發(fā)動機更強的動力輸出,可以使變速箱在95km/h左右就掛上9擋。
別克君越變速箱專門用于橫置前驅(qū)平臺車型,相比縱置平臺,空間更局促的橫置平臺對動力系統(tǒng)的尺寸要求更為苛刻一些。反過來說,良好的緊湊化設(shè)計對于一款變速箱在不同車型上的適裝性是十分重要的。